李心峰:从战士到学者——我的四十年从学之路
从战士到学者
——我的四十年从学之路
作为“七七级”的一员,我自1978年初进入吉林大学中文系开始专业学习,后专门从事文学、艺术理论研究,到今年底,已整整40年。而在上大学之前,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名普通士兵———我走过了一段难忘的“从战士到学者”的从学之路。
我在皖北灵璧向阳中学高中毕业时,仅有16岁。那正是“文革”期间,上山下乡几乎是我们唯一的选项。但在距高中毕业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我们中学所在的向阳公社开始了征兵工作。让我倍感幸运的是,前来征兵的军官在得知我和我的哥哥是一对双胞胎且都有着强烈的参军意愿后,想方设法,把我们兄弟俩一起带到了部队。
我参军的部队是一个有光荣传统和辉煌战史的著名部队。刚入伍时,部队尚在苏北的新沂县。刚过半年,部队换防,来到了白山黑水的东北吉林省。新兵连的训练结束后,我被分配到一营机枪连重机枪班,开始了艰苦的士兵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适应了重机枪班的工作。
其实,连队里的生活,真正的考验可能是那时经常要担负的一些随机性的工作。比如,某年的大年三十,连里让我们到几公里外的山上拉大石块回来。那忽上忽下、蜿蜒曲折、冰雪达几十厘米厚的山路无法使用任何交通工具,我们只好从树上砍下大树杈,用绳子把一两百斤甚至更重的大石块捆在树杈上,借着冰雪山路的光滑,一人一块大石头,忽高忽低翻过几个山头把石头运回来。当时与战友们用这种土办法拉石头,竟觉得挺好玩,没觉得有啥危险。现在回想起来,不禁有些后怕:那么重的石头,那么滑的山路……
经过新兵连的摔打、夏日沂蒙山大沙河一带的长途行军、野营拉练的摸爬滚打、东北吉林冰天雪地的严峻考验……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我也从一名并不怎么符合标准的“小兵蛋子”成长为一名比较合格的士兵,不只意志得到了锤炼,自信心得到提高,我的身高、体重也在悄悄增长……部队这所“大学校”给予我的锻炼与培养,让我受益终生。
1977年,因“文革”整整中断了10年的全国统一高考得到恢复。幸运的是,我得到了部队的推荐参加地方高考,并被人称“东北最高学府”的吉林大学录取,成为吉大中文“七七”级80名同学中的一分子,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记得4年的大学生活,我们这些部队学员颇有一些特殊待遇:一直继续享受着部队每月发给的干部或战士津贴及全部被服待遇,有时还让我们报销一定数额的购买图书的发票。由于有这样的经费支持,大学4年里,我购买了相当数量的中外文学经典名著。
那时,“伤痕文学”“朦胧诗”蓬勃兴起,“美学热”如火如荼。我没有像班里众多同学那样热衷于诗歌小说的创作,而是对文学、艺术理论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美学乃至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一时间,西方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丹纳,尤其是俄国的别、车、杜,中国现当代三大美学家朱光潜、李泽厚、蔡仪等,成为我的偶像。进入四年级,开始考虑自己毕业后的去向。过了几年的大学生活,经历思想解放、追求个性、创作自由等时代精神的熏陶,这时,我发现我自己已经不再适合回部队工作,无法适应部队纪律严明、整齐划一的生活。我决心由自己来选择通往未来的人生之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我选择了“考研”,报考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左联”老作家广西师范学院(后改为“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林焕平教授文艺学方向硕士研究生。经过1981年那个酷热的暑假及之后几个月的顽强拼搏,我终于如愿以偿。
李心峰与林焕平
广西师范大学坐落于名胜之地广西桂林王城之内。高高矗立于王城之内的“南天一柱”独秀峰,以及居住在独秀峰下的我的导师林焕平教授,是这座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带给我最难忘怀的记忆。正是在这里,在导师的指导下,我迈出了学术研究的第一步。他从我们一入学就没有简单地把我们看作只是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学生,而是把我们当作能够马上投入学术研究的年轻学人,直接将我们带到学术前沿,交给我们一个个似乎只有那些成熟学者才能胜任的研究工作。比如,一入学,他就让我和另一位古典文学专业的同学蒋寅参与他选编的《藏原惟人评论集》部分篇目的翻译工作;让我与周仁强、蒋述卓、王可平四位文艺学专业的同学参与由他担任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文学概论新编》的编著工作,每人执笔撰写两三章。让我们想都不敢想的是,林老还让我和第一外语均为日语的蒋寅,每人独立翻译一部日本学者研究中国现代作家的学术专著———让我翻译的是日本著名鲁迅研究学者竹内好先生最具代表性的著作《鲁迅》。到了第一学年的下半年,林老又给我们文艺学专业的几名同学下达了新的任务:1983年3月,是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将在昆明召开第三届年会,重点探讨马克思的美学与文艺思想。他要求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每人撰写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去参加年会,并争取做大会发言。在林老的鞭策、鼓励和指导之下,这两项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竟都超预期地很好完成:译著《鲁迅》译出后,经导师推荐,于1986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一时间,拙译《鲁迅》作为国内第一部鲁迅研究译著,引起国内现代文学研究界特别是鲁迅研究界的高度关注,“竹内鲁迅”的说法不胫而走,甚至在鲁研界引起一阵“竹内鲁迅热”。而我在1982年底到1983年初完成的学术论文《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浅谈马克思对艺术本质的认识》,不只如愿参加了昆明年会,做了大会发言,而且论文的核心观点被作为会议的重要学术观点概括到会议综述之中在一些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不久也得以正式发表。这可以说是我自己完成的第一篇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文。该论文成为我的硕士学位论文的最初雏形,也蕴含着我此后数年有关艺术本质、艺术功能、艺术类型诸多研究成果的思想萌芽。我至今仍不能不感佩导师林焕平先生所秉持的独特而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李心峰与陆梅林
我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仍然保留着军籍,享受着部队学员的全部待遇。但是,临近毕业,我愈发感觉到自己已无法适应回到部队的生活。再说,经过大学和研究生总共7年的专业学习,假如不能从事专业工作而是回到部队改做其他工作,我觉得对不起国家的培养,对不起导师的精心指导,也对不起7年来自己所度过的、且一直陶醉其中的专业学习经历。好在我的硕士学位论文得到外审专家、著名美学家、复旦大学蒋孔阳教授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以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翻译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文艺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世界艺术与美学》两丛刊主编陆梅林先生(后曾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为主席的答辩委员会的高度评价。陆梅林先生在答辩结束后,同意我分配到中国艺术院外国文艺研究所(后改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工作的请求,使我得以最终脱下军装,来到心中向往已久的我国艺术研究最高学府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专职从事艺术理论与艺术学研究。1988年第一期《文艺研究》重磅推出我的长篇学术论文《艺术学的构想》,被学界称为新时期艺术学学科的“独立宣言”,拉开了新时期艺术学从隶属于文学学科走向真正的独立学科的大幕。之后,我运用“元科学”方法,原创性地建构起“元艺术学”这一由中国学人提出的艺术学新兴交叉学科。我还在艺术类型学、民族艺术学、艺术文化学、比较艺术学及元批评学、艺术史哲学等方面发表专著或论文,矢志不渝地进行着艺术学的学科反思与学科建设工作,并将研究的视野扩大到中国艺术史及艺术思想史、日本现当代美学艺术学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等领域,先后出版《元艺术学》《现代艺术学导论》《艺术类型学》《中华艺术通史·夏商周卷》《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艺术学论集》《开放的艺术——走向“通律论”的艺术学》等专著与论文集。
回顾自己从战士到学者的40年从学之路,我对解放军这所特殊的“大学校”充满了感激之情。今年我们将迎来建军90周年。我谨以此文,向“八一”建军节敬礼!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第七届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7-6-19
艺术,让人成为人
艺术学人·理论百家
艺 术 学 人,游 心 游 目。
——一个高品质艺术与学术平台
编辑:张心柯